西财红宝书原创团队!
  • 扫一扫关注微博:

  • 扫一扫关注微信:

  • 扫一扫安装APP:

收起左侧

西财新闻与传播专硕万字全能帖

[复制链接]
查看: 4581|回复: 0

1

主题

0

回帖

97

积分

考研达人

积分
97
发表于 2017-5-18 23:4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温州
时间过得真快,自从愚人节晚上录取结果公布,转眼间一个多月了。比起复习时和等待结果时的焦虑,果然轻松的时间还是过得很快。刚好,最近手头的琐事忙完,终于有时间来写这篇经验帖了。
  回想起来,备考的那段时间,很辛苦、很紧张,却也很锻炼人。我从决定考研到考试,只有4个月的时间,而在决定考西南财大的时候面对却是没有参考书、没有考试范围、没有真题、没有指导的局,最终做择校决定之前,曾经非常煎熬,因为作为一名往届生,碰的壁已经不少,我清楚知道自己的机会已经不多,时间也会越来越少,而且作为一只单身狗(ps.哭……)机会成本已经远远大于应届生,所以一直在问自己:“到底要不要冒这个风险?”现在回头看,如果青春不用来冒险和拼搏,而用来苟且,又怎能称之为青春。同时也证明了,中等难度的目标最容易成功,风险也是可控的。闲话来日再叙,进入正题。




写在最前面:  

  学弟学妹们,无论我在这里写了什么,请你们记住一点,我告诉你的,都只是经验
  为什么要特别强调这一点?因为不确定性的存在。尤其针对西财这个专业,虽然到今年已经是第三年了,但是仍然属于新设专业,各方面的情况变化的可能仍然很大。例如,之前一直很稳定的报考情况,今年就发生了很大变化!(后文详述)
  我能负责任的,仅仅是关于过去的情况,准确的说仅仅是我个人的经历。而对于你们的具体情况,我可以建议却无法保证绝对适用;对于明年的情况,我可以预测却无法保证绝对可靠。
  所以我给你们的建议是:做好准备,充满信心
  具体说就是,首先,要充满对自己的信心。这句话现在可能听起来很像鸡汤,但当你复习到半程和到了最后冲刺阶段,乃至于即将参加复试时,你就会明白自信对一个人的定力是多么重要。其次,绝对的实力才能保证绝对的成功。 无论情况怎样变化,最后的竞争仍然依靠的是实力,因此,增强实力永远是第一位的,也是成功的先决条件。在这一点上没有捷径可走。最后,保持灵活。在拥有实力的基础上保持灵活性,随具体境况随时做好应变的准备。只有具备定力(自信+实力)和应变能力,才有机会最终叩开成功的大门。


一、初试

(一)专业课考查范围及参考书目——到底考什么?用哪几本书?

  最近听到很多学弟学妹的提问,因为西财官方既不提供真题也不提供参考书目,所以很多同学遇到的首要问题往往就是“考什么”。结合学姐去年推荐给我的书单和自己的学习体会,我推荐给大家的核心书籍如下:

新闻传播理论:
  • 《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
  • 《新闻学概论》 李良荣
新闻传播业务:
  • 《新闻写作教程》 刘明华、徐泓、张征
  • 《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 刘海贵
  • 《新闻采写教程》 操慧
  • 其他新闻采写经典教材
新闻传播史:
  • 《中国新闻传播史》 方汉奇

以上是一些核心书籍也是一些基础书籍,属于必看必背的书。剩下的是一些扩展资料:

  • 《网络传播学》 彭兰
  • 《传媒经济学教程》 喻国明
  • 《新闻理论十讲》 陈力丹
  • 《媒介融合概论》 宫承波
  • 《新闻传播学热点专题80讲》 孙祥飞
  • 各种各类公众号
  这些扩展资料除了传播学小王子的那本参考比较推荐外,其他的大家可以自由选读,毕竟考研的时间也是毕竟紧张的。
  把最紧迫的问题解决了,现在来说明一下为什么选用这些教材。但在分析这些教材之前,需要先说明一下西财给出的考纲(ps.我知道你们很多人在这个问题上会有疑惑)。

1.关于考纲的说明——考纲讲了什么?哪些地方有用?

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http://yz.swufe.edu.cn/web/2016-09/07/201609071645267622.html

  这是西财去年公布的考试大纲,看到334和440这两份高度概括的考纲,也许你会感到一些茫然(至少我去年是这样的感觉)。因为上面既没有标明使用哪些参考书目,也没有特别具体说明考查哪些具体知识点,而是高大全的几乎囊括了新闻传播学科的全部领域。
  那么是不是这两份考纲就没有价值了?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下面是我的一些分析,供大家参考:

(1)题型

  只要你不是太粗心一定会看到考纲最后的这句话:
说明:考题类型主要为简答题、辨析题、案例分析题和论述题……
  这里面包含了两点信息:
  • “主要”说明考试包含但不限于这三种题型,所以觉得不考名解的童鞋还是不要太乐观,该背还得背;
  • “辨析题”:这个问题我会在后文具体解释。

(2)侧重点

  这说起来有一个小插曲。因为当初决定考西财的时候,手里只有这份考纲,十分抓狂,所以就满世界地去找资料,But!无果……于是乎有一天突发奇想,去看看别人家的考纲,于是乎发现了这个:

中传334考纲
http://yz.cuc.edu.cn/download/2017cucssksdg.rar

武大440考纲
http://journal.whu.edu.cn/graduate/recocc/rec/20151008qy83

  334的这份考纲使用的是国家标准的考纲,很多学校都采用(包括中传),并不能看出什么,有意思的是440的这份考纲。
  如果大家打开上面这个链接,再对照西财给出的考纲,就会发现很有意思的事情。有没有很相似?再对照其中的不同部分,就会发现440的这份考纲(一)到(六)参考的是新闻方向,(七)到(十二)参考的是广电方向,(十三)是新闻方向最后部分和网络传播方向的融合,然后去掉了有关广告的内容和网页制作的操作层面的内容。对此,我不想做过多解读,但可以告诉各位的是,复试中抽问题考到了有关制播分离和镜头语言(推拉摇移跟),希望大家有个把握。(关于复试后文详述)
  总之,对于这份考纲,大家不要过于在意那些知识点,考纲和考查范围没有绝对的联系,出题时也不会严格对照出题。大家可以将其作为一个参考,至少考纲的逻辑是很清晰的,有助于理清思路和查缺补漏。

2.关于参考书目的说明——为什么用这些书?

(1)参考书目的选择原则——官方没说明,参考书怎么选?

  写这一部分完全是出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目的,即使已经罗列了书单,但有些心得总是希望去分享。这样既方便你们对书单进行增删,也方便你们制定出自己的书单来。

Ⅰ 经典权威

  这一原则下有两个维度:来源权威和权威采用
  所谓来源权威就是要由名校名师编著。以国内教材为例,最常用的就是人大、复旦的几位老师撰写的经典教材,也是很多学校为本科生选用的教材。
  所谓权威采用就是几个新传领域的强校初试的参考书目。至于何为强校,大家可以参考教育部学位中心2012年的学科评估结果(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xxsbdxz/mtjjp/index.shtml)(PS.好像2016的评估结果快出来了,可以关注下)。
  这两份书单的交集就是大家可以参考的对象。遵循这一原则的依据是:第一,考试毕竟不是搞研究,即使这是研究生的考试。因此,考查的主要内容还是经典的理论和常识,各校之间的差异不会太大,所以,向权威和经典靠拢不会有很大风险。第二,西财这个专业属于新设专业,很多方面尚在建设当中,所以学习模仿是免不了的,也就是说,至少目前在初试中,不会太过特别的内容,很多内容是贴近主流的。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虽然这是西财开的专业,而且里面有个方向是财经新闻,但是在初试和复试中是不考财经类知识的,至少目前如此,所以大家不必担心考查财经知识。

Ⅱ 宜新不易旧

  即使是经典的教材在市面出售的上也有好几个版本,在没有规定的情况下,当然是宜新不易旧。因为新传领域的发展太快,很多新事物新理论层出不穷,教材也随之不断完善。例如,在一些旧版的教材中,网络传播只是作为一节说明,而后来的教材就是一章。这种教材的变动体现的是学界视点聚焦的转移,而这种转移很可能就会体现在试题中。
  当然,对于这个问题也不必过于纠结。经典的理论变动的可能性不大,而考查中关于理论的部分往往还是聚焦于这些经典内容,只需要多关注热点,和经典理论结合即可

Ⅲ 易用熟悉

  这包含两个方面,易用熟悉。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地压缩时间和经济成本,提高效率。
  所谓“易用”有一个前提条件是“易得”。这个“易得”不仅仅指的是教材本身,而且还包括一些辅导材料(例如视频课、笔记之类)。教材本身并不难得到,难的是得到可靠,好用,能弄来的笔记、提纲。如果这个资料不易得,就得估算一下时间成本了,你搞到这个资料可能得几天,甚至一两周,花这个时间去找资料对于教材和资料之间的那些差异是否值得?
  “易用”的资料往往学起来十分顺手,除了纸张、印刷这些外部的、次要的方面,最主要的还是编排的逻辑。例如,一些国外的教材相较于国内的教材逻辑不那么强,因此在二轮复习的时候,必须自己来梳理,这就增加了复习的难度和时间成本。
  而“熟悉”的资料往往是“易用”的,这里面最熟悉的莫过于本科用过或读过的教材。你可能已经做了很多标注、很多笔记。这样你的最初的复习过程可能只需要再读一读、勾勾画画了,而不需要再。在不规定书目的情况下,为什么不用好用熟悉的资料?

Ⅳ Less is more!

  由于西财没有规定书目,又鲜有参考资料可以借鉴,因此,在前期准备阶段和最初复习的时候,很容易犯一个毛病——疯狂地囤资料,好像把很多资料买回来放在那里才有安全感。这是难免的,却也是需要克服的。
  原因是,第一,你学到的才是你的,而不是你买到的。第二,尤其在前期基本架构建设的阶段,最容易因为信息超载而导致的混乱。虽然经典理论的论述大同小异,但内在逻辑的却是不同作者各有千秋。在没有吃透一家之前就妄图融汇贯通是不现实的,往往导致过犹不及。知识的迁移也必须以基础扎实为前提,不然迁移过来去和哪些知识相联系?
  在这条原则下有两个建议:总量控制结构优化
  首先,参考书目以6、7本左右为宜,不多于9本,不少于4本,既要避免超量,也要避免不足。也许你看到过其他备考同学的大书单,觉得自己这么几本书是不是太少了?但是,考研并不比谁买的书多,而是比谁知识掌握得扎实、和现实能够更好结合。切记量力而行,而非求大求全。要知道,专业课复习可不是把这几本书看完了了事,一轮的详细笔记,二轮的要点笔记,三轮的提纲笔记,乃至最后的背诵版笔记,虽然可以买(前提是有的买),但是至少要看吧?况且学习最好的途径还是自己做笔记。这还不包括参考书和各类公众号、论文、期刊。这些都包括在总量里。前期买了太多的书,往往会导致后期的压力山大和盲目,造成重点迷失、效率低下。
  其次,要合理安排结构。一方面,要雨露均沾,三大领域不可偏废,同时,又要有所侧重,例如新闻传播理论部分;另一方面,既要掌握基础,又要有所扩展,尤其是针对新媒体和媒介融合,其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还有一些公众号推送的内容,对开阔视野也是极好的。

(2)关于参考书目和考查范围的具体说明——具体用哪几本?

  新闻传播理论就不说了,都是常用教材,而且是重点没什么争议。
  关于采写,大家可以参考我上面列出的选择原则,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即可。在这一点上,大家不必过于纠结,因为很多关于采写的教材中很多篇幅是用来描述具体案例的,需要背记的干货不多,主要是几个基本概念,考查重点并不在这里,我下面会具体解释,而且没有人会指望一个人看完这些教材就成为采访写作的高手,所以这部分对知识的要求相对低,只需要对不同教材的不同叫法互相整合即可。
  另外,在新闻传播实务中的编辑和评论,在西财的考试中没有怎么涉及过,有精力的话可以去了解下。
  关于史论这部分,西财没有考过外新史,所以大家把主要精力集中到中新史上即可。
  最后关于教材多说一点,就像我在最前面提到的,以上的这些都是经验,只能对过去负责。因此,平时要做好信息收集和随机应变的准备。

(二)具体考查内容、考查形式和侧重点——怎么考?哪些是重点?

  以上讲得是大致的考查范围,下面具体说说考试。虽说334和440是两门,其实基本是相通的,只是下午的440多了一个案例分析的题目,因此合起来一起说。

1.关于新闻传播理论

  请你们抛掉一切多余的想法。没有什么重点可以划给你们,因为,都是重点!不要说我危言耸听,除了传播学最后一章考到的可能性稍小以外,其他的都不能轻视。哪怕像倒数第二章——人物和学术流派——今年都考到一道简答,更毋言其他部分。所以,打消掉一切偷懒的想法吧,扎实学好每个知识点,况且这都是一些最基本的知识,没有这些基础,即使考上了,你又怎么去读研呢?
  题型方面,从简答、辨析到论述都有涉及 ,既考查基础知识,又考查知识迁移和综合的能力。尤其是论述题,例如像“传者与受者的关系”这种问题,对知识的全面掌握情况和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能力,要求较高。总体上,理论这一部分分数占比相当大,可见其举足轻重的地位。

2.关于采写部分

  知识性的考查有限,主要是几个概念,例如采访方式、新闻结构的种类、新闻线索、新闻价值等等。重点在于写作题, 要求拟标题、写导语、对材料中的采写方式进行评价等,侧重于能力考查,有30分左右的分值。这一部分看知识、看积累、看功力,甚至有看天赋的成分在里面。个人认为是能拉开差距的一部分

3.关于中新史的部分

  中新史只涉及了知识性的考查,题型为辨析和简答。

4.关于辨析题的说明

  这种题型会给出一句话,里面包含着一个或多个知识点,要求对其进行正误判断。这种题型可能和一些学校通常考查的题型有所不同,虽然类似于名词解释,但是要求更高。由于我们在日常复习中已经习惯了“……是……”的思维,而面对“……不是……”这种问题可能会比较陌生。再加上在考场上精神紧张,很容易被其中一些内容所迷惑,导致记忆混乱。不过还好,从题目能感觉到,这些错误还是比较明显的,只要基础够扎实,可以轻易的看出问题。另外,建议不要用简单的“是非”去答题,而应指出哪部分是正确的、哪部分是错误的。

(三)报录情况、分数线、竞争激烈程度——好不好考?

  如果把考研看成一场战役,那么对手无外乎三个——考试本身、竞争对手还有自己。上面说了考试相关的内容,下面来说说第二个方面——报考情况。
http://yz.swufe.edu.cn/chaxun/yzbwww/tjss/ss_searchout.asp
  这是历年的报录情况(不得不说西财把这个公布出来还是很良心的),今年的情况是报考77人,进入复试34人,最终录取26人(含一名退役大学生)
  前文讲到,去年的报考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报考人数的陡然增加。虽然报录比还是比较低的,但是要看到一个变化趋势。报考人数从第一年的十几人到第二年的二十几人,发展到今年77人,那么明年是继续呈这种快速增加的趋势呢?还是大家看到了这种激烈的竞争,而回归理性?这并不好说。
  我想说明的是,大家不要简单看报考人数和报录比的变化,更应该看到报考者中进入复试的比例和分数线的问题
  首先,这三年来无论报考人数怎样变化,初试分数线一直和国家线持平。同时,考虑到题目的难度并不是特别高,学校的选拔并没有特别严苛。因此总体来说进入复试的难度并不是很大
  其次,如果仔细比较报考人数和进入复试的人数,就可以发现,虽然报考人数很多,但是最终能够达线的人大约只有报考人数的一半,换句话说有一半的人是不合格的,或者退出了考试。再加上类似于今年一次性就增加了10个名额,而且这种扩招的趋势在今年各个学校中也是司空见惯了,所以实际的竞争激烈程度可能并没有纸面数字上(和心理放大的)的那么强。因此,只要你不是来“陪考”的,有相对扎实的基础,那么报考者当中的一半相当于和你没有竞争关系,这样来说进入复试并能成功录取的概率还是很可观的
  但是,毕竟报考人数的增加反映出了更多的人青睐这个专业,更容易吸引优秀的考生报考,使得不确定性增加。但正如我写在最前面的,绝对的实力才是确保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保障。所以无论竞争激烈程度如何,一旦你决定了,就请努力吧!

二、复试

  也许这部分写得早了些,但是我衷心的希望你们明年4月都能回来看这一部分!

(一)初试与复试的关系及复试中各部分的关系——初试成绩是前提,面试情况是关键

  首先,从成绩计算公式来看,初试满分为 500 分的专业综合成绩为:(初试总分÷5)×70%+复试成绩×30%。其中:复试成绩=复试笔试成绩×40%+复试专业面试成绩×40%+复试外语测试成绩×20%
  复试分数占总成绩的30%,这是今年新的规定,而且是全校统一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个利好消息。因为复试中不可控的因素远远要超过初试,降低复试比例更有利于发挥出正常的水平。但同样的,这对于基础知识薄弱、在差额比例中进入复试,又渴望在复试中“逆袭”的同学来说是个坏消息,因为复试“贬值了”。虽然,反转的可能仍然存在,但总体而言难度变大了。就今年的情况而言,只有很少的一两人,在有一定初试分数基础下最终“逆袭”成功(大家可查阅复试名单和拟录取名单进行对比)。因此,在初试阶段得到一个比较好的分数是成功的前提
  就复试本身而言,虽然在比例上笔试和面试各占40%,但是在对最终成绩的影响程度上是很不同的。原因是,第一,笔试从内容到形式都与初试相似,因此能通过初试的同学往往在笔试中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也不容易拉开差距;第二,相比于面试,笔试的环境是相对客观的,大家在相同的时间,以相同的程序和标准,面对统一的考卷,答相同的问题。而面试则处于一个相对主观的环境中——面试有先后顺序,题目是抽取的,考场不同,主考官也不一样,而且相对于笔试的两个小时,面试只有短短的十几分钟。还无法提前准备问题,又是直接面对面交流,因此对应变能力要求更高。所以,虽然分值比例相同,但是显然面试更容易出现不可预知的情况,更容易拉开差距,对最终结果的影响更大
  下面对不同的部分分别给大家做个介绍。

(二)专业课笔试

  这一部分没有什么多说的,把学姐给我的建议送给你们“怎么准备初试就怎么准备复试笔试”。只有一点提示,切记考试时间是两个小时!因为题型题量和初试都有些相似,所以很容易让人产生错觉,导致最后答不完题。虽说复试笔试不太容易拉开差距,但是也千万不能出问题啊。

(三)专业课面试

  面试的考查首先从自我介绍开始,然后须从三个问题中抽取两个进行回答,之后老师会向你提问和进行一些交流。全程大约15到20分钟。
  抽取的问题,主要是一些知识性问题。前文曾经提到过,抽取的问题包括一部分广电相关知识,同时也包括一些传播学基本知识,例如除了制播分离,我还抽到了关于“意见领袖”的问题。如果你的入场顺序比较靠后,可以向先考完的同学打听一下问题,提前做个心理准备。
  答完问题,老师会根据你回答的情况做进一步追问,也可能会就你个人的情况进行一些了解。这之后如果你有相关的研究成果或作品,也可以向老师展示。
  关于面试要特别提示的一点是,千万别紧张!面试是很考验临场发挥能力的,因此,心理状态不但能直接影响发挥的水平,而且也能直观地影响一个人的形象。今年在考场上,我就亲眼看到过一位同学精神十分紧张,甚至导致呼吸都变得急促的情况。当然,在考场上紧张是人人都会遇到的事,但要尽可能克服。
  从某种角度而言,你的初试成绩和提前做的准备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紧张程度。试想,如果你是初试成绩第一进入的复试,那么只要复试不出现大的问题,你几乎已经成功了;而如果你是在差额比例边缘,甚至是更靠后的名次,那么,复试就成了你唯一翻盘的机会。而“翻盘”则必须超过你的对手,这是存在一定难度的(尤其在当前的成绩计算方式下)。同时,如果你名次靠后并且来参加复试,由于现在各学校复试的时间都比较集中,因此从某种程度来说,参加复试就相当于放弃了调剂其他一些学校的机会。这必然容易导致思想负担的加重,和考场上的紧张。另外,准备不足也容易导致紧张。总而言之,要避免考场上的紧张,功夫要做在事前,做在场外,取得一个尽可能好的初试成绩并在复试前做好充足准备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消除紧张情绪。
  复试中的另一方面重要的心态是自信。自信是最好的名片,在面试中及整个复试中,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目中无人。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既有利于发挥出正常水平,也有利于给他人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因为在你面前的有可能就是以后和你朝夕相伴的同学,也有可能就是日后为你指点迷津的老师,这将是你留下的第一印象。

(四)英语口试

  英语口试和专科面试安排在同一个下午进行,因此最好根据自己专业课面试的顺序安排好时间。英语口试的内容包括:自我介绍、抽取问题并作答、回答老师的追问。时间大约是十分钟左右。难度不大,需要提前准备好自我介绍,回答的问题大都是一些日常问题,我抽到的是“你曾经去过那个城市?请介绍当地。”不需有太大的心理负担。

(六)有关复试的其他提示——考场外的功夫

1.其他流程

  除了笔试和面试之外,第一天上午要提交材料报到。提交材料中最主要的是政审表,需要提前盖章,早准备。下午是政审。关于政审多说两句,从今年开始政审变得严格了,老师不仅仅要审查你的材料,还要和你谈话,了解你的情况。但是无论老师问了你什么(也许让你觉得有些难以回答),记住两点:第一,诚实守信;第二,不要太过在意。政审只有合格不合格,并不会计入成绩,而且谁的经历都不是完美的,因此不要担心,也很少听说因为政审卡掉的,所以不要影响第二天的考试状态。
  第二天是考试。
  第三天是体检,体检前一晚12个小时得不吃不喝,有够受了。

2.生活提示

(1)住哪儿?

  这是最重要的。个人建议,要么找舒服安静的,要么找近的。复试期间,附近的小旅馆和快捷酒店一个价,死贵。在东门附近,小旅馆很多,但大多条件不好,而且因为临近市场,这些小旅馆又大都没有隔音玻璃,下午和晚上很吵,洗漱条件也比较差。但是好处是吃饭方便,下面到处是,还有就是离学校近,一过马路就是。旅店最好早点定,不然即使是小旅馆可能也找不到好的。
  另外一个小贴士:带上小台灯,或者LED灯,不然你复习的时候尴尬症就要犯了。

(2)吃啥?

  其实吃也挺麻烦的。因为第二天中午笔试结束到下午面试开始的时间差不多只有一个小时,所以很紧张。没有校园卡又不能吃食堂,所以要做好安排,提前在附近饭店订好。(到时候可以来找我请你们吃食堂呀!嘿嘿!)而且要注意一下合理膳食,不要因为附近好吃的多就管不住嘴,你要知道你是来干嘛的!

(3)咋去?

  你们真的是有福,地铁马上就要修到学校门口,只是不要以为在成都就离市区很近,很远!做好心理准备。

(4)提前看好考场

  提前看好考场和办公楼,财大里面有点绕,路痴的同学小心。不要迟到。(需要导游可以找我,微信:拳拳诚心的拼音,就怕你们不来烦我,嘿嘿!)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提前一两天来,适应下环境,调适下心情。
  好了,写了一万多字,我已经感觉大脑被掏空,希望你们都加油,学长在成都等你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商务合作

客服热线:138-805-77835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手机APP  小黑屋  

Copyright;  ©2007-2024    Powered by swufeky.com  版权所有:小财恒硕教育  蜀ICP备12020230号       技术支持:推来客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