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绩介绍:总分381 初试排名23名,总排名18名
政治篇
学习用书:《核心考案》《肖秀荣1000题》《肖秀荣八套卷》《肖秀荣四套卷》《腿姐背诵手册》
网课学习:徐涛强化班、腿姐技巧班
成绩:66 (其中客观题部分扣17或19分
个人备考过程:首先,本人纯理科生,高中学习物化生。我开始准备政治比较晚,8月中下旬开始看徐涛强化班课程,到10月初结束。这一阶段看完一章视频不翻书对应着做1000题里面的题目,然后把错题标红,简单批注知识点,等到后期有时间就再看一次错题。(我个人最后因为时间原因只二刷了部分马原错题)之后跟着腿姐技巧班学习(选择题、问答题部分都有看)。腿姐冲刺背诵手册记忆,最后模拟题阶段写了肖八肖四腿姐模拟卷的选择题,二刷时重做错题,在手机小程序上完成三刷,最后背诵肖四的分析题。
个人建议:政治可以在7月就开始准备,我本身基础不好,开始得相对较晚,导致之后的备考过程感觉有一点追赶。
英语篇
学习用书:英语二黄皮书、红宝书、英语一电子版试题
网课学习:刘晓燕老师的长难句课程、宋逸轩老师的完型和小题型、唐迟老师的方法论
成绩:87(其中客观题部分扣4)
个人备考过程:3月之前我大致看完了刘晓燕老师的长难句课程,在寒假期间断断续续的背单词。三月回到学校,开始正式用红宝书,按照记忆曲线背单词,基本上除了例外情况每天都会背单词,后期从书本转向不背单词app,先把重点词背完,最后背全部大纲词汇。4—5月前听完了唐静老师的翻译课程,并开始适当安排英语一的阅读,把英语一遇到的不会的单词和自己觉得比较重要的句子摘抄到笔记本上,到9月上旬开始做英语二的真题,只做阅读,刚开始一次做两篇,后面一次做四篇。英语二的文章一定要每篇都认真分析,包括错因、生词、长难句在内的所有事项,二刷试题时将相同错因的题目总结到一起,三刷就只看错了的题目,最后留三套试卷模拟考试。9月下旬听完宋逸轩老师的完型课程后,把英语二试题中的完型和翻译放在一起做。之后看完宋逸轩老师的小题型课程后两三天做完了所有真题。10月中下旬开始英语写作的学习,我看的是石雷鹏老师的作文课,对我而言,石老师的结构和框架适用于很多类型的文章,不用很苦恼的背不同模板,准备起来比较轻松,强烈推荐!不过老师有的时候说话方式个人不是很喜欢,但写作的课程本身很不错。
个人建议:单词方面一定要坚持背诵,能完成记忆曲线表或者app的任务尽量完成,一度我最长每天要花超过2h的时间背单词,应该提升一下自身效率。英语一试题个人觉得00年之前的可以不做,我从96年开始的写的,给我最大的感受是英一的阅读只是让我养成做阅读的习惯,同时学习一些陌生词汇和小部分长难句。听过的网课中我觉得最有用的是小题型和唐迟老师方法论,最关键的还是自己做题的感受。
396经济类联考
数学用书:核心笔记+800题+张宇优题库
逻辑用书:赵鑫全老师的逻辑精点(基础+强化)、周建武历年真题分类精讲、老吕逻辑真题超精解
写作用书:王诚高分指南写作分册+写作真题
网课:B站上看的刘纬宇老师的基础班和强化班(考虫上今年有老师最新教学视频)、MBA大师薛睿老师的公开课、王诚老师的写作课
成绩:124(其中数学错一个,逻辑错两个)
个人备考过程:
数学部分3月开始学习,高数部分跟着汤家凤老师的视频学习到多元函数微分部分并自行做笔记,然后搭配刘纬宇老师的视频一刷核心笔记并标注错题,二刷时把书上知识点过一遍并重新做练习题并整理错题本,三刷时只看错题本。800题是核心笔记一刷完成之后每天做一些题目,做题+对答案不超过2小时,用不同颜色的笔区别错题和自己觉得的重点题目,二刷直接看勾画出来的题目。9月中下旬开始做优题库的高数部分的内容,线代和概率论的部分没做原因一是时间上来不及,后期打算做模拟题训练速度和手感,原因二是396数学这两部分的题目不会太难。
逻辑部分3月开始看薛睿老师的课程,学完一遍之后每天刷10—20道题目,并开始做逻辑精点,接下来分别做周建武真题和老吕逻辑超精讲,在过程中判别题目类型和知识点,实在有混淆的重新听听相关课程。对我来说,后期的逻辑学习比较迷惑,错的题目第二次还会错,应该是打基础的时候没有细心区分知识点的不同,比如因推果和果推因的辨析。模拟题中选择性的做了两三套逻辑题,最终还是决定回归真题。
写作部分10月初才开始学习。看的王诚老师的课程,后面看历年真题,自己写文章,然后对比范文进行修改总结,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了16—21年的管理类联考和17-21年的经济类联考的,论说文写了14-21年的经济类联考和16-20年的管理类联考。中途看了张乃心老师3h公开课(B站)的论说文部分。准备中途一直很痛苦,第一阶段是写不出来,第二阶段是在有限的时间根本写不出来,刚开始一篇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述文都要1小时多才能写出来,并且很苦恼自己与范文的差距,后面我慢慢感悟出来,不管怎样,都要硬着头皮自己写,然后慢慢的找到自己比较适应的切入点。
个人建议:今年的数学题目在我记忆中只有一道题知识点没学过(好像是求曲线长度,印象优点模糊了)后期锻炼一下做题速度是有必要的,但是跟着数三的老师学没有特别大的必要。(要想深刻掌握知识点和准备时间非常充分的除外)后期做优题库上的题目锻炼面对难度大一点的题目时的心态,并且会学到一些之前忽略的小技巧,单就高数的内容我觉得挺值得的。逻辑部分跟着薛睿老师,经历了从迷糊到清楚到顿悟到迷糊的过程,我觉得基础知识要打牢,关于一些争议题,就看你更偏向哪个老师的说法吧。针对写作而言,9月份就可以慢慢准备起来了,这样会安心一点,多看多写总不会错。王诚老师的课刚听虽然迷糊,但结构还是挺清楚的,多写几遍熟悉结构,具体每部分的内容就要自己积累了。给大家讲一下自己的教训,今年考试我写论效时写到一半觉得自己结论找错句子了,心一下就慌了,最后还是硬着头皮改掉了,卷面整洁程度比较差,所以考试时下笔之前纠结的部分一定要想好。
专业课篇
学习用书:国家税收、国际税收、税收管理、税务专硕红宝书、税法轻松过关1
网课:刘颖老师、叶青老师的税法课视频(个人偏向刘颖老师)、王颖老师的分章节习题班
成绩:104
个人备考过程:西财的专业课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主观题(包括简答题和论述题)+计算题(三个或者四个涉及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计算题),以往都有一道热点题目,但是今年没有专门出一道大题,而是在部分简答题里面稍微有所涉及。备考初期从税法开始学习,按照章节根据叶青老师的讲义+网课学习知识点,一章学完之后看轻一并做练习题,期间把国家税收和国际税收两本书大致看完一遍,8月上旬完成以上任务。之后主要是对着轻一看刘颖老师的课并二刷习题;开始看红宝书的税收学原理部分(第一遍看我没有强迫自己一定要记住所有知识,只是理解具体内容)等到看完一遍之后开始每天花2-3h按照记忆曲线背诵并且开始看红宝书的国际税收和税收管理部分,看完之后开始背诵。后期每天都花大把时间在专业课的背诵上面,针对税法相关知识通过王颖老师的习题班和三刷错题巩固。10月中下旬在没有背熟所有知识点的情况下模拟了一次,尽可能做,答题情况不理想也没关系,关键是提前感受一下做专业课试卷的感觉,后面看历年真题时先自己写题目答案再核对背诵。等红宝书和一本通的模拟题出来之后选择4套进行计时模拟,其他的模拟题想想思路,写完计算题核对答案后就开始背诵。
个人建议:
针对税制方面:首先,选择税法老师一定要听听每个老师的风格,我刚开始选择叶青老师,听了一半之后发现身边同考税务的大多数人都选择刘颖老师,但还是坚持继续听完,后面二刷时听刘颖老师的感觉自己更偏向于刘颖老师,综合来说更推荐刘颖老师,课程与轻一匹配度高。其次,不要过度依赖网课,仅针对仍有困惑的部分选性再听即可。最后,可以先大致浏览一下以往真题中的计算题部分,基本上是针对四大税种的考察,但是也涉及到烟叶税、烟叶价外补贴等内容,建议小税种的学习选择自己看轻一,后期三刷轻一时也更有侧重点。一定要重视计算题!这部分错就是错,对就是对。
针对税收学原理、国际税收、税收管理部分:首先,《国家税收》一定要看;《国际税收》推荐看,实在看不下去的内容可以适当放弃;《税收管理》可以不看,红宝书上的内容就足够了。专业课的背诵是重中之重,初试的准备时期先把红宝书的内容背一遍,再把学姐的笔记过了一遍,最后选择再背一遍红宝书的内容,觉得背红宝书心理踏实一点。后面复试时再看相关知识,发现学姐的笔记把相互联系的知识点都放在一起,更具有整体性,而红宝书倾向于总结一个知识点并形成相应的背诵内容,所以在看红宝书时要注重培养自己的整体框架意识。我的专业课成绩并不高,给我的教训就是之前应该减少不必要的学习时间,针对四大税种好好练习,多练习多总结。背书时注重框架,联系各个知识点。
最后想说的就是,在备考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自信与沮丧的情绪交替,有时觉得自己考得上,有时觉得自己考不上,但不管怎样,只要你学了东西,始终是在进步的,逐渐告诉自己少思考结果,多多在意当下。当学不进去的时候,可以和同考税务的人互相交流吐槽一下,这样也会好很多。然后就是,考研不是说就不能玩,休闲之后的紧迫感有时候更能促进进步。以上是我的一些经验,希望能帮助到下一届的同学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