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8-27 10: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东莞
显示偏好公理,简单来说,就是“给定一个价格体系,在能够买得起A或B的时候,没有买B而买了A,则称A显示偏好于B”,“显示偏好公理”包含“显示偏好弱公理”和“显示偏好强公理”,严格的定义可以看范里安的相关章节。考虑到考纲并没有直接给出这个考点,就不再细说了。
至于P18的那三个图,以图a为例。在利率下降前,预算约束线是粗实线,初始的最优消费组合为E0,说明E0是优于预算约束集里的其他点的。而当利率下降后,E点左侧的粗虚线所围的预算约束区域内的点在原来的预算约束下也都是能购买到的。既然当初就选择了E0,说明E0优于其中各点,因此新的最优组合点一定在E点右侧。由于无差异曲线的具体解析特征未知,不能简单通过几何上的作图来画新的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族的切点,更不能判断新的最优组合点与E点的位置关系,因此这里用到了“显示偏好公理”。
P20第三题的解答跟前述原理是一致的,只不过预算约束线旋转的定点不同。P18那个旋转定点并非最优组合点,而P20的旋转定点是最优组合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