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12-17 00: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
本帖最后由 mutou123 于 2014-12-17 00:10 编辑
①补贴后生产者增加的福利并非是4×s(请仔细看看4s表示的是哪一块区域的面积),而是(B)图中的梯形GEFB,沿用你的思路,应该得方程:0.5×(Ps-3)×(4+Qd1)=5.5,即0.5×(3+0.4s-3)×(4+4+1.2s)=5
得:12s^2+80s-275=0,舍去负根,得s=2.5
很明显,这种思路计算量大得多!
②逻辑上讲,在给定资本存量不变的情况下,是劳动量决定了生产的产量。【1.11X】假设该国的生产是最有效的,就是让你用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结论,通过生产函数反求出生产者对劳动的需求量。生产者对劳动的需求表示成w/p的函数,不就是劳动需求函数吗?不要把供给和需求混在一起讨论。
关于【1.11X】的第4问,请再仔细看看总供给曲线的推导。如果认为劳动需求函数给定了,并且劳动力市场出清,那么劳动力的需求是不是就应该等于劳动力的供给?把这个均衡量的劳动量代入生产函数,得到y与p的关系,就是总供给曲线。
③【2.9X】属于的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劣币驱逐良币”。如果按照理性经济人进行博弈,最后的“全为劣质商品”状态对应的是肯定是信息充分,大家都知道了全是劣质商品,但是导致这个结果的过程确实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第(3)问其实告诉了我们,如果市场上购买到优质商品的概率P=7/12,是可能达到均衡的。这种均衡是概率意义下的均衡,有人买到了优质品,有人买到了劣质品,平均而言,整体消费者支付的价值等于整体生产者获得的价值。但在一半优质一半劣质时,是必然得不到均衡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