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试:
政治:68 英语:60 数学:144 经济学二:115
复试:
倒数第二(自己过于草率了)
总排名:第四
确实很多人问我考研数学、专业课的学习方法,硬让我说出点门道,无非就是努力,坚持,而这简单不过了,可是这也很难!
寥寥几语不能道尽考研历程。我也看了很多人的经验帖子,也看他们诉出了自己的考研历程,每个人成功的背后都有一段难忘而拼搏的经历但各自不同的学习方法,也许考研成功的秘密真不在于很多人理解的学习方法,辅导班等等。
我时常和别人说考研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一个过程。对于应届生而言,因个人情况多有差异,每个人复习的情况各不相同,困扰大家的因素挺多。
总结起来:我觉得有几点因素是需要重视并探讨的,我想先就这几个我认为比较普遍的因素—讨论并研究出一些解决办法。
1:大学课程多,复习时间过少。
举两个例子,一个是我当初报考研班(考研班这个问题我后面要讲)认识的,学校是传媒类,新闻传播专业,每个学年要求交小论文,学校不支持考研。临考那段时间,她和辅导员多次沟通,虽同意考好之后补交,但却严重影响了考研冲刺的节奏!另一个是我在西财一起学习的研友,同样是论文的事情,他也经历过很多次如上所说的情况,但从来没有因为这件事烦心,考研期间挂了几门课,他只是轻描淡写回答:考研后补考,补交论文初稿。从来没有因为这件事影响自己的节奏。从以上两个例子,其实我想说的是,第一:有些学校课程多,这是无法避免的也别想侥幸,你能做的是尽量不被打扰,或许你可以提前和老师沟通,或者你压根不在意他,这当然是最妙的。第二:考研得有计划,第二位同学提早就已经想到了论文这件事,所以最后一个月完全可以全身心投入考研冲刺。第三:有其二则有其三,有计划才会胜券在握,保持最好的复习状态。最后他们的结果,前者二战考上华东师范,后者已被北大拟录取。
2:家人、朋友、室友关系难处理
刚刚结束考研的研友最近在抱怨家人不支持他考研了,如果能调剂,他哪里都愿意去!我记得有一次跟他争论了一个下午,他一直埋怨是他爸妈的问题,自己也许有问题,只是次要因素,最后没考上研全怪爸妈,我不以为然。但是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你想考研是你自己的事情,家人反对,尽早解决,解决不了,我也帮不了你。寝室有奇葩,也许校外租个房子,也许进行沟通,都是解决的办法,好朋友也不想你在一年后落榜,所以提前沟通好吧。
3:专业迷茫,分数太高
西财所有的专业,特别是我考的802,最后录取分数的差距并不是很大。你想选分数低的,你得考虑到如果最后压线进复试了,我相信准备复试的那段时间你也将会坐立不安。如果觉得分数太高,为什么不是希望自己考高点,而祈求分数线降一点呢。所以,假如你有特别喜欢的专业,尽管去努力就可以,千万别去埋怨。假使你只是希望混个文凭,那去工科类的985读经济可能更容易点吧?
4:本科太差怎么办
看到这里可能有些学弟学妹开始感兴趣了。没错,本科的我是工科,而且是三本,大学每年挂科。但是今年备考西财产业经济学初试第一,大家都是靠实力说话好吧。其实一个人下定决心后做一件事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西财很公平,而你要做的就是有目标,再努力。研究生也不是终点,既然选择了,前途会更加跌宕和精彩,我想这是每个志同道合的人一样的想法。
如果听了上面的情况,觉得正好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并且觉得有用帮到你了,挺好的。但是这些因素的解决办法不是很简单的操作吗?很多人确实在因为这些事情拖时间找借口,欺骗自己,这是很大一部分人找来的犯懒,浮躁的托词,也是阻碍很大一部分静下心来学习的因素。所以,哪有什么天时地利人和,是个体和外界环境不断博弈,不断让自己的内心强大的结果吧。
接下来说说我自己的复习情况,稍作借鉴吧:
本科很差,以上已经谈过,第一年没怎么准备考研,毕业后第一年全职备考厦大,最终以失败告终,那年我数学考了81分,本来已经打算放弃否定自己,但是家人支持我再努力一年,且自己有强烈的欲望,可能也有不想工作的心理,在5月份决定来西财备考,总共复习时间6个月。
每天学习时间:
早上6:30起来,7:00-11:30 13:00-17:30 18:30-22:30
中午偶尔休息
这里必须先说辅导班的事情:
辅导班需要因人而异,就我个人而言是不喜欢上辅导班的,因为曾经花费3万报了辅导班,刚开始确实被工作人员的营销说辞吸引了,到中后期突然发现陷入了一种被牵着走的状态,自己的复习节奏全部乱套,还会因此形成依赖。其实复习是自己的事情,听老师上课确实能加快理解,有时候能事半功倍,但必须得适度,随时调整复习进度。
六个月时间备考西财,确实挺难的,这是对于第一次考的学生而言,所以没有说哪一门功课什么时候必须哪个阶段学这种说法,我觉得这种时间点更像是ddl,高手往往进度特别快,而且是高质量完成。
整体而言,全身心投入学习8-10个月是必须的。对于跨考而言,甚至需要更多的时间。
成绩出来那一天,出乎我的意料,确实感觉不太好。首先看到的是英语,我知道已经很差了,确实差的超过我的预期。其次是数学和专业课,数学基本差不多,专业课其实和我预期是有差距的,但是可能今年普遍没有那么高。政治和去年的78相比差很多,难以接受,预计在380-410,结果是387,想想还行。
专业课:
有人觉得我专业课不错了,其实我对自己是不满意的,在我个人而言,确实觉得不是很难,提前10分钟就交卷了,后来才知道货币乘数写成了货币政策乘数。
整个复习过程大致分成三段:
6—9月,主要是把西经平迪克和曼昆的书看了一遍,高鸿业挑了后面一些比较典型的题目记录在笔记本,微观部分逻辑框架很清晰,可以照着高鸿业的书整理框架,有些章节一定得参考其他的书籍,比如价格歧视,市场失灵这块,高鸿业微观是讲的不系统的。
相对于微观,宏观部分才是磨人妖精,真要学好宏观,高鸿业书籍肯定不够,好在西财对于宏观部分要求并不是非常高,所以掌握常考的知识点,比如涉及is-lm模型的分析和计算题,梭罗模型等。我记得19年真题出现了货币中性,高鸿业书上并没有这块动态的推导过程,只是给了一个结论,不说正确与否,但足够给老师一个好的印象。宏观其实很有趣,特别是针对一个问题往往对于不同的学派会有完全不同的结论,这也是经济学得以不断发展的动力,再结合一些时政问题,就能自己分析很多问题,确实挺让人有成就感。
大概也就在这三个月,把政经看了一遍,西财并不考计算题,但我也慢慢看了一遍书,看过很多经验贴,政经只需要背诵即可,但还是做了笔记,框架,按照自己的套路,到后期才意识到自己做了很多的无用功,背就完事了。
9月-12月
西经已经被我放弃。大概一共看了两遍笔记,默写两遍框架,基本每天在看西财不太可能会出的题,因为我料想今年西财要么西经难,要么政经压分。重点问题也背了几遍,但是相较于政经,等于是放养状态。最后一个月的时候把西经所有名词解释背了一遍,因为前年背过,所以背起来也没有那么难受。
那时候基本全身心投入政经,每天至少背诵两小时,还自己整理框架,买了一年的Xmind会员,形成知识体系。按照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背了整整有10来遍,因为我记忆力不好,而且后期乏力,那个时候我已经在背一些马原的原理,所以很多背诵的东西叠在一起,身心俱疲。很多人觉得社论不需要背诵,但我确实背了大概5.6遍,因为涉及社会保障体系那块内容在历年真题中出现过,以防万一。另外平时比较喜欢看评论类的财经节目,也会做一些笔记,结合当年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整体对18年的大事件有个宏观的把握,写社论部分都会有东西能写,而不会一脸蒙,其实仔细研究当年重大的改革都是能沿着政府工作报告展开的。
要注意的是,虽然政经背诵了这么多,依然会忘记,这是我最懊恼的地方。但我来到西财复习的第一天起,就给自己定下了数学+专业课270的目标,最后是坚持让自己一遍一遍背下来的。
之所以把专业课放在最开始讲,是因为我认为专业课是复习的最好的,但确实没有达到我心目中的理想成绩,也有遗憾,即使到最后我也不知道哪里还不够好。
数学:
可能很多人感兴趣的是数学,我也不知道和多少人说了数学的学习方法,我认为的学习方法不是流水账式的完成每一个步骤,不是在某个阶段应该完成什么习题册。不会的点,即使到12月份也要回到课本,去看原理。反过来,如果你觉得基础好了,现在就可以做做真题练手。总之,数学不是为了走流程,赶进度,你得清楚你的目的是要学会它。
6-9月
吸取了去年的教训,不再整天看视频,听懂了嗨一天,晚上做题懵逼两天。不会做题,继续看视频,形成恶性循环。课本我就不全部看了,跟着汤家凤老师的基础班看了一遍,笔记自己做的,切记要清晰明了,因为他将伴随你整个考研过程。后面回想,我把那本笔记完整做了三遍,翻了n遍。不就是不断总结的过程吗!其实我忘了有没有做高数下册积分这些章节的计算题,一站的你们是必须要每天保持计算量的。这个是基础班,我花了将近一个月。
下个月,开始看现代的视频,不用做笔记,李永乐老师的讲义就是现成的,跟着永乐大帝就可以,还是要注意多做题,可以整理出现代课本后面的证明题。当然了,这个过程并不是说就只单单看现代,高数部分我已经在做李范全书,难度和18讲差不多,肯定有不会的,也无需慌张,大家都是一样的,不懂的回去翻笔记,把新颖的题目用单独一本笔记本记下来,最好是按照章节顺序,我比较喜欢把一本笔记分页数,每个部分的题目放在对应的页码,方便总结,复习。
第三个月,可能也是最难的,现代要做题,反正我更多的时间在整理现代题型,其实现代就那点东西,题型比较固定,每个题目可能有比较灵活的点,但通过多做题是完全可以把握住的,不像高数,难点较多。概率论我听的是余炳森老师,是我今年遇到的救星和福星,因为我概率实在太差啦,讲的基础,完善,我认为他的讲义真的太适合我了。这个阶段我大概把高数的笔记又做了一遍,还看了一些张宇18讲上的部分章节做补充,级数这块还不错。
9月初到9月15日左右
真题做了10年,每年140+,觉得自己可牛逼了,好想考试,也让我放下一些心,因为要花时间在专业课背诵了。但是,可别千万认为数学差不多了,数学不看就忘,重新学,是有道理的(现在连线性代数是啥都已经忘了)。
9-12月
从那个时候开始,每天一张模拟卷,早上是我最容易犯困的时间段,也刚好是考研那天数学的考试时间点,每天早上8:30到11:30,一张模拟卷,有时候停两天,整理不熟练的章节,顺带把660题做了一遍,我记得最开始做的张宇8套卷,基本120左右,很多人说张宇的难,其他的简单,但我莫名其妙的每个老师的模拟卷分数都差不多,我开始慌了…慌到了最后进考场,一切都揭晓了。模拟卷分数多高不用羡慕,关键在于稳,时高时低,你可能危险了。我最后还会谈谈一些小细节。
政治英语:
毋庸置疑,政治考差了,低了10分吧,第一天考试状态确实有问题,对了答案,前三个单选都错了。
不想在政治和英语上多分享,因为有高分的存在,英语我垫底。政治跟着大流走就可以吧。虽然分数不高,我还是建议把市面上的模拟卷都做一遍吧,只需要做客观题。
英语就分享我考差的原因,其实我确实没有花时间在英语上,一共就做了5年真题,我不是说我考上了,就可以把时间留给数学和专业课,即使是这样,英语在之后也是非常重要的,我现在想想英语如果能高10分,就能到400,而我新题型确实全错了,但没有什么可以埋怨的,因果轮回,付出与成果成正比。
最后的几个tips:
1:正如我开篇讲的问题,考研真正拼的是努力,没有捷径可以走,而对我来说也从来没有骄傲过,也不矫情,考上还是挺好的。也许当你真正发现你的目标在哪里,并为之去努力了,好的结果可能只是顺其自然的。
2:别再指望天时地利人和了(对于我,年龄压力,最关键的是同龄人研究生快毕业了;一直以来形成的自卑感;远离浙江,水土不服,每天都是食堂)趁现在没有真正到拼刺刀的时候,把该处理的事情处理好,未雨绸缪,全身心投入,其实你的时间已经非常紧张了。
3:考研期间,别省钱,该吃吃,该休息休息,我庆幸爸妈一直支持我,有一个很努力的研友(顺利考上北大),有一个很让我励志的室友,每天6:15他出门,砰的一声关门,我就立马起床(他骗我他也考产经)。
4:合理调整复习时间,做好规划,不用太紧张,实在累了可以休息下放松下。去年LPL的msi,洲际赛,世界赛等关键比赛都看了,哈哈哈哈…偶尔喜欢一个人去网咖,因为实在担心运动会受伤,所以,到暑假后就尽量不动了。
5:每天定个计划,当天晚上结束学习做好第二天的规划,告诉自己能完成80%就OK,发现学习进度不对,或者效果不佳,及早调整。
6:讲讲考试的技巧
专业课我最大的技巧就是多画图,去年每个题目我都画图了,字能写好一点就写好一点;
数学我总共做了两个小时左右,剩一个证明题没写,出去上个厕所回来就写出来了,心态很重要,剩余时间计算问题检查了两遍,大概有20来分,计算真的很重要
政治能一刻不停写到最后你就赢了,似乎我没发言权,这样做下来虽然手很酸,但真的很爽,状态起飞
英语希望别像我一样就是最大的经验了。
最后希望学弟学妹能够仰望晴空,脚踏实地,充实过好每一天,不辜负自己的理想。肯定能考上的!
|
|